close

芳香療法 (Aromatherapy) 雖然是在二十世紀才開始受到重視,有系統化與學術上的發展, 但它其實是人類最古老的治療方式, 數千年前人們就會燃燒某種植物的枝葉, 藉著煙薰來治病, 在埃及、印度、中國等古文明裡, 利用特定種類的藥草植物, 利用薰、蒸、煮、榨 ... 等方式, 一直是傳統醫療重要的基本方式, 而這些特定的植物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香藥草 (Herb)。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一詞的出現, 是由化學家Gattefoss'e在1950~1970年間正式提出的, 在此同時有人將精油運用在醫學與美容上, 更由於現代科技與資訊的流通, 使得芳香療法的演進在近代有了顯著的成果, 同時也由西方引進到東方來。

       "Herb" 一詞在字典裡指的是可供食用,藥用,香料用的草本植物, 近來由於相關產業的發展迅速與擴展, 逐漸將Herbs再細分為芳香植物(Aromatic herbs) 與藥用植物(Medicinal herbs), 所以一般說的"香草"也有人習慣以"香藥草"來稱呼。在實際的運用上,這些分類其實也不是相當嚴謹, 因為有許多植物因為取用部位的不同, 本身即兼具食用,藥用,芳香...等多種用途。

        香草植物主要有幾大用途 : 提煉精油、調製茶飲、料理素材、休閒園藝。其中精油在芳香療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精油相關產業在近代以來也在香草應用產業裡逐漸蓬勃而成為要角之一。精油除了在芳療中不可或缺之外, 其實主要供應量集中在香水業、食品業、藥品業等產業, 然而化學合成藥劑的混充, 使得消費者在選購上除了要慎選之外, 一些基礎的認識也最好要有, 才不會傷財又傷身。

       在台灣, 除了早期的樟腦油與香茅油外, 在先天地理環境與氣候因素之下, 在現在幾乎已經沒有精油工業的存在了。不過隨著休閒產業的興起, 四處林立的休閒農場中, 有不少是以香草為主題的, 雖然眾多香草農場的規模與經營各有優劣, 甚至有點一窩蜂的趨勢, 但是相信在自然法則的原則之下也漸漸地對台灣本土的香草產業, 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eopatra914 的頭像
    cleopatra914

    *~女王的宮殿,雪夜裡高牆上輕巧遊走的貓~*

    cleopatra9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